雷火电竞入口-体育电竞综合赛事平台

中國冷鏈物流網

不止素食,一家南京老字號,名人光顧,人均50元,看看好不好吃?

時間:2023-03-25 06:16:13來源:food欄目:餐飲美食新聞 閱讀:

 

大風起兮云飛揚,家住六朝煙水間。這里是胖一和雪醬的探游日記,跟您分享旅游中的所見所聞所感。

南京城內,有一與美食相關的老地方,名“綠柳居”。

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南京人,我對“綠柳居”的初印象,還追溯到年少讀書時代。與一群伙伴同游夫子廟,前去三山街地鐵口的時候,還意猶未盡。于是,眾人便在附近逛了一番。

那時候,三山街地鐵口的熙南里,還未曾像如今這般規模。但是,有一家門庭若客的店鋪,叫我們好奇心泛濫。

店名,我還未曾來得及瞅一眼,便被好友拉進了店鋪。店內的各種櫥窗玻璃,讓我印象深刻。在此光顧的客人,基本都是買包子。

我心想,包子就算了吧。我家可有一位常年制作手工包子、饅頭、大餅的母上大人,這買回去,少不得一番嘮叨。后來,我看到了一團綠油油的糕點,便是青團。

青團,有沒有帶回家,至今已然忘卻這件事。然而,我卻將這家店名深深烙入心里——綠柳居。

綠柳,綠柳,倒是入了很多詩人詩詞的法眼。秦淮八艷柳如是詩云“懷人青槐黼帳君來日,綠柳潮平我去時?!彼纬處椎涝娫啤熬G柳藏烏靜掩關。 鴨爐香細瑣窗閑。“兩位詩人,直接借用”綠柳“來出鏡。

還有我最鐘愛的詩人納蘭性德也寫過,“飛絮飛花何處是,層冰積雪摧殘”,雖沒有直接點出綠柳,卻是將柳樹側面描繪了一番。

中國人自來愛柳樹,連帶詩人也愛寫柳樹。柳樹,在我看來,自然也附帶了天生的詩情畫意。

借由柳樹而命名,綠柳居,仿佛也裹挾著這股詩意。

南京綠柳居,始建于清朝宣統三年,即1911年,另一說,創始于1912年,但不管如何,綠柳居的歷史,迄今已經有100多年。

在創立之初,綠柳居的店址就在南京夫子廟桃葉渡,對,“桃葉復桃葉,渡江不用楫”,就是王獻之與愛妾桃葉演繹的繾綣愛情之地。

桃葉渡,毗鄰秦淮河畔,河畔垂柳依依,因為坐落于柳樹之中,故名綠柳居。

綠柳居,主要經營素食。

關于素食,我之前在文章中提及過。素食,亦是與南京有關。

說,南北朝時期,梁武帝蕭衍當朝。梁武帝是個有名的佛皇帝,在同泰寺(今南京雞鳴寺),他閱覽了《涅槃經》。經中記載,佛言 “善男子,大食肉者斷大慈種 ...... 我從今日制諸弟子不得復食一切肉也?!?/p>

此后,梁武帝積極提倡素食。

在天監十年,即公元511年,梁武帝在同泰寺廣集天下佛教弟子,并頒布《斷酒肉文》,令天下所有佛教弟子不得食肉。

從此,素食就成為了中國漢傳佛教的一種優良傳統與美德。而素食,也逐步形成了宮廷素食、寺院素食、民間素食三大系列。

到了元朝,素食烹飪藝術趨于精細化,凡山珍海味活物幾乎都能仿制,如素鵝、素魚、素海參、素魚翅、素鴿蛋等等,深受“男女老少不識好,不愛吃肉愛吃草”的南京人的歡迎。

綠柳居制作素菜,遠近聞名,豆制品、面筋、菌類統稱為“三足鼎”。在制作素食的過程中,“仿葷”是一大特色。所謂仿葷,就是素菜葷做,凡事葷菜的品種,素菜無一不可以仿制。

在民國時期,很多國民政府的要員,諸如白崇禧、戴季陶、孔祥熙、蔣經國等,都曾經經常光顧綠柳居。著名畫家齊白石也是綠柳居的客人。

同時,也包括蔣介石和宋美齡。某一次,蔣介石和宋美齡在眾人的陪同下,到綠柳居用餐。蔣介石吃到一道菜,直言夸獎,味道很不錯,就像浙江金華的火腿。

此后,素火腿得名且橫空出世。

1963年5月1日,綠柳居清真菜館在南京太平南路楊公井重新開張,相繼推出幾十種素食新品種。著名書法家林散之、蕭嫻,著名畫家陳大羽,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都多次來此用餐。

一直以來,綠柳居先后有50多款菜點榮獲全國金鼎獎、中華名小吃、中國名菜、名點等殊榮。

1986年,綠柳居改名為清真綠柳居,并且增加了回民喜愛的葷菜。

2002年,綠柳居因“百素宴”,在第三屆中國美食節上榮獲國際餐飲名店稱號。2006年,綠柳居一躍成為中華老字號。

不久前,我同朋友一起去了太平南路的綠柳居享用午餐。筍燜深水鮰魚、香椿蝦仁煎蛋堡、天府魚香脆藕夾、韭黃牛肉春卷,人均50多元,我們吃飯不拘泥素食,好吃張口就來。

從外至內,綠柳居都給人一種老氣橫秋的感覺。用餐的時候,更加不得了。四周客滿。九成客人基本都是白發蒼蒼的老人。

你說,用餐的年輕人究竟去了哪里?

這不,鄰桌的一對老夫妻,兀自跟我們這幾個年輕人搭話,談及的內容,都是回憶過往,幾幾年,來綠柳居吃飯,是個什么樣子。

記憶啊,是個美好的東西。尤其,是記憶中,那人,那店,那味道,至今存在。不管何時來此,都不算太遲。

#夏日生活季#

相關閱讀

探游鮮為人知的名人故居,登覽南京掃葉樓,夏日游玩有何看點?

19世紀巴黎:要么美麗,要么死掉,最好是美麗、年輕又快樂地死掉

清涼寺,除了五臺山,南京也有!佛教、詩賦、成語均能尋到身影

虎踞龍盤是哪個城市?一條馬路得名于此,傳聞與諸葛亮有關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138199759

鄭重聲明:部分文章來源于網絡,僅作為參考,如果網站中圖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處理!

標簽:

食品安全網https://www.food12331.com

上一篇:南京多了一批新非遺,網紅不少,吃貨坐不住了

下一篇:酒店訂餐、大廚上門、平臺下單……年夜飯創新方式滿足多元需求

相關推薦
  • 新春將至,鍋圈食匯預制菜持續升溫
  • 餐飲怎么做?難做?沒搞懂這5點,千萬別做餐飲
返回頂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