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秘籍來啦 云海肴估量備貨有訣竅
最近小編走訪了云海肴餐企,針對喰星云供應鏈新功能“預制預配”,接觸到了云海肴培訓負責人張艷張總,面對新功能,云海肴有話說。
云海肴于2009年10月創辦,9年時間里,云海肴門店已累計100+,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線城市。隨著云海肴門店的快速擴張,利用智能化的工具加分企業管理,讓云海肴收獲了更多"耀眼成績",2013年初與喰星云供應鏈產品達成合作,讓供應鏈在綜合管理與競爭優勢得到有效發揮。
觸達客戶深處,更懂客戶所需
時至今日,喰星云供應鏈與云海肴已攜手走過5個年頭,從最初的紙質人工操作,到后期的自動化流程,從最初的信任到供應鏈產品的穩定成熟,云海肴的快速增長也見證著喰星云供應鏈的不斷迭代與成長。而這次呈現的“預制預配”新功能,為云海肴提供“監控”保障,對估量備貨量提前預判,解決了餐企中"少則斷貨,多則廢棄"的局面,目前此功能已上線云海肴所有門店。
我們先來聊聊企業為什么需要預制預配?
產品預制,目的有兩個:
提升產品品質,保證食材的最佳賞味;
科學管控制備量,減少半成品的損耗。
通俗來講:
預估每天各個時段賣什么菜,每個菜品預計賣多少份,幫助餐企門店按照預計售賣的菜品份數提前準備這些菜品需要預制、預配的原料,同時避免人為估算導致的原料浪費。
所以我們也通過云海肴的實例,通過一組使用前后對比了解預制預配(云海肴以周做備量計劃,下周的預估售賣量):
(before)傳統人工操作:
財務需要根據收銀系統打出每一天菜品銷售報表,手動操作把周一到周日的數據加在一起除均,大概算出下周的銷售數據。其實這樣已經是一個比較繁瑣的工作流程了,人工操作,升級計算失誤率。
另外云海肴開市分午、晚市,這就相當于每個自然月需要打印60~62張報表,人工開展行政作業每天需要1個小時左右,按100家門店來算,一個月開展四次作業,每月需要4小時,總共就是400個小時。這樣的數據量對于企業的內耗是可怕的。
(after)目前智能化管理:
在操作上,門店操作只需要選擇取值時間(以日,月,年自然周期)篩選數據查詢,進行營業額預估微調即可。使用“預制預配”系統后,每次操作無需人工作業,系統直接導出,3~5分鐘即可完成,摒棄了以往以經驗累積判斷的結果。
具體操作如下:
以門店自身需求設置需預估量時段,以單日或7日內的數據進行預估。選擇“商務智能”中的“2.10菜品預估售賣量報表”,點擊“批量導出“即可完成?!髟坪k葮I務人員現場操作“預制預配”張總講說,“從門店反饋來講,這個功能大大節省了工作時間,這是一件很有價值的事。人工計算不光是耗時,比較繁瑣,而且出錯率高,“預制預配“這個功能恰恰解決了這個問題。”
云海肴也早早運用互聯網工具在規避這一難題,而其實在眾多餐飲品牌中都有這樣的“通病”,比如我們熟知的西餐品牌麥當勞。
作為中國大陸的麥當勞餐廳從1990年深圳第一家開業到現在,至今已63歲的麥當勞爺爺,全球的任何一家麥當勞連鎖餐廳都可以為顧客提供相同質量、統一標準的食品、服務和用餐環境,這也是為什么你在重慶和北京吃到的麥當勞是同一個口味。也因此,麥當勞構筑了其獨特的核心競爭力。
另外在呈現中“巨無霸的生命周期是10分鐘,烤雞翅的生命周期是30分鐘,生菜則是2小時……超過了這些時間限制,它們的命運就是被扔進垃圾箱。”所以我們看到,一組標準化數據與“成本浪費”的對比也時刻在牽動著企業的神經,像麥當勞這樣的標桿企業,在標準化管理與數字管理的背后,同樣需要精細化管理,預制預配的“功力”不容小覷。
供應鏈管理作為企業的左膀右臂,每一個單元都在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企業運用智能化管理工具加以輔佐,才能找準著力點下對功夫,對于云海肴或更多的連鎖餐企,喰星云供應鏈“預制預配”功能早已走上軌道。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138199759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