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年毛主席在西安吃羊肉泡饃,環顧四周后突然問高智:你工資多少
1955年5月的一天,毛澤東在西郊開了很久的會議,返程時一直疲憊地靠在后座上,時不時揉揉眉心。
當時已經晌午,主席突然坐起來對高智說:“肚子餓了,想吃飯?!?/p>
在征求了主席的意見后,高智一行人開車去往新街口的一家飯館兒,準備吃羊肉泡饃。
難得出來嘗一次正宗的民間美食,毛澤東特意讓大家低調一點兒,不要影響飯店里的人,為此他們特意挑了最里面的隔間。
在等服務員上菜的時候,主席不經意間問起高智:“你們現在工資多少了?”
作為主席的機要秘書,高智會怎樣作答?毛澤東又為什么突然想到問起工資呢?其實從毛澤東以往的行事風格中便可窺見一二。
一
高智從1952年起,正式成為毛主席身邊的機要秘書,與李銀橋、胡喬木等人一起負責主席的日常工作和生活起居。
這個讓全國人民尊敬的偉大領袖,在高智眼里是一個從不擺架子的好上司,他和主席的第一次見面,不是在威嚴無比的辦公廳和會議室,而是在最普通不過的臥室里。
那天毛主席結束了手頭的工作,像往常一樣躺在床上看書,過會兒就要睡覺了。這時候秘書羅光祿突然來到主席院中,碰到了李銀橋。
“侍衛長,主席休息了嗎?”羅光祿問道。
“剛剛上床,羅秘書有事嗎?”
“機密室新來了一位秘書叫高智,我想帶他來見見主席?!绷_光祿指了一下門外的方向。
經過毛主席同意后,高智跟在羅光祿、李銀橋身后,一起前往菊香書屋旁邊的臥室。
明明只有幾步路,他卻在腦海里設想了無數個見到主席的場景,在先敬禮和先問好之間糾結個不停。
進到房內的時候,高智的心仿佛要從胸口中蹦出來一樣,既興奮又緊張,只不過腦海中正襟危坐的領導人并沒有出現。
毛澤東正放松的半躺在床上看書,直到他們進來才將手中的書放下,隨意坐在床沿,用湖南的家鄉話瞇眼問道:“你叫什么名字???”
本以為主席會一臉嚴肅地準備“面試”,聽著這一口隨和的鄉音,高智愣了一下,盯著主席好一會兒說不出話來,羅光祿偷偷踢了他一腳才反應過來要回話。
“報告主席,我叫高智,來給您當秘書?!彼o張兮兮地說。
毛澤東示意李銀橋點燃一支煙后,又像嘮家常般閑聊起來:“高智……這個名字蠻厲害么,聽你口音是陜北人?家在哪里呀?!?/p>
“葭縣?!?/p>
“我去過,在黃河邊上?!泵飨瘖A著煙回想了一陣兒,轉頭又問李銀橋:“銀橋,你還記得葭縣嗎?”
“記得,您在那里搞過土改調查,住過南河底村和神泉堡,上過白云山,還看過黃河呢!”李銀橋一邊回憶一邊慢慢補充道。
主席坐在床沿又接著他的話頭說:“還看過白云廟會的大戲呢!”
臥室里的人在毛澤東的感染下,都放聲笑得開懷,原本緊張的高智也放松了下來。
毛澤東嘮家常般和高智聊著天兒,詢問了他家中成員、學歷情況,得知他曾經就讀于綏德師范學校,還半開玩笑地調侃:“這么說來,在我這兒工作的人,就數你的文化最高了,哈哈哈。”
高智聽著主席的夸贊,不好意思地撓了撓后脖子,自己初來乍到的局促和小心翼翼,被毛澤東三言兩語化解了,這個沒有一點兒架子的人民領袖在他心中又高大了幾分。
在一屋子的歡聲笑語中,毛主席用亮晶晶的眼神看著高智,真誠地對他說:“歡迎你來我這里工作!”
兩人的第一次見面,給高智留下了深刻印象,主席的平易近人出乎他的意料。接下來在漫長的機要秘書生涯中,他又看到了一個隨和的、時刻想著人民群眾的毛澤東。
二
剛到秘書處工作,高智總是害怕出差錯,只要是主席交代過的任務都要在完成后反復核對。那時候他和羅光祿兩個人輪流負責,每天要接收和發送的文電、報刊、資料都有好大一摞,經常忙到暈頭轉向。
有一天輪到高智值夜班,守在毛澤東的辦公桌旁,誰知到了后半夜,主席還在工作他反而打起了瞌睡,一睜眼天都亮了。
高智一臉羞愧地來到主席辦公桌前,問到:“我,我打了瞌睡,您咋不叫醒我?”
主席非但沒有生氣,反而安慰他:“你們太辛苦了,休息就要休息好,我睡覺也不愿意被人打擾,己所不欲,勿施于人?!?/p>
明明自己熬了通宵,卻還發自內心地覺得別人更辛苦,毛主席對下屬的關懷讓高智不由得眼眶一熱。
正是這樣的尊重和信任,讓高智在自己的秘書崗位上不斷摸索、進步,兩個人逐漸建立了上司和助手之間的高度默契。
經過長時間的相處,高智還發現毛主席不是只坐在中央辦公廳的領導人,深入基層、了解群眾才是他處理國家事務一貫的行為準則。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敝飨倪@句話一直刻在高智心里。
每隔一段時間,毛澤東都會派自己信任的警衛或工作人員,去到全國各地調查群眾在國家政策下的受益情況。一旦發現不妥就立即調整策略。
主席還親自定下五條出訪規矩,分別是“保密、態度、宣傳、警惕、調查”,要求外出調查人員不能大肆張揚,調研過程中要秉持著謹慎仔細、真實有效的準則。
他的心中時刻裝著人民,從不給自己和家人搞特殊化,更不準身邊的工作人員在外“耀武揚威”。可見毛澤東能受到人民群眾的信任,靠的不只是“領導”二字。
1955年的時候,高智就陪同毛主席“微服私訪過”,途中還鬧了一次“霸王餐”的烏龍事件。
5月份的一天,主席在高智和其他警衛人員的陪同下,去西郊參加一個會議,一路上顛簸勞累。
快要進城時,主席突然說了一句:“肚子餓了,想吃飯。”
“肚子餓了,回去就啥也不要搞了,回去就弄飯吃,已經快進城了。”這時候的高智已經陪伴了主席三年,兩個人的對話像熟稔的朋友一般親切。
毛澤東靠在座椅后背上,開口說:“不,我今天在外面吃。”
高智知道,主席是想趁此機會看看人民群眾的真實生活,便和李銀橋商量著去哪里吃東西。
毛澤東曾經在延安呆過十幾年,特別喜歡吃陜北地區的羊肉,十幾年沒回去甚是想念,兩人馬上張羅起來:“主席,那咱們吃陜北的羊肉泡饃行不行?”
“行!”毛澤東回答得爽快,臉上的表情一下子鮮活了起來。
做了這么長時間的秘書,高智當然明白他的情懷,這個看起來無懈可擊的領袖,在某一刻也會脫去滿身鎧甲,變成一個念舊的普通人。
高智和隨行的王敬先、李銀橋二人商量了一下,決定一起去新街口的西安飯莊。
當時孫勇跟著主席負責出行保衛工作,聽到這幾人要去一家普通的、沒有事先布置過的館子,心里可急壞了,一路上都在擔心主席的安全問題。
毛主席、李銀橋、高智和王敬先四個人走到店里最里面的小隔間,其余四個隨行警衛圍坐在靠邊的地方。孫勇又仔細觀察了一圈,確認沒有人認出毛澤東后才松了一口氣。
隨后孫勇又去打電話給距離這里最近的警衛處,派兵到飯莊門口嚴加守著。
這次行動既不能讓主席察覺,也不能引起民眾的恐慌,他們在電話里商量,最好是喬裝打扮、暗中保護。
在毛澤東身邊工作時間一長,孫勇便知道毛主席最討厭搞特殊化,但主席的安危又是第一位的,只能瞞著毛澤東做好保護措施。
事后孫勇回憶道:“這是我第一次違心的不聽毛主席的話,因為我的責任太重大了,不得不這么做?!?/p>
三
已經進到飯館里的毛主席沒有發現外面的異常,幾人全被飯館里香濃的羊肉味道吸引了,一坐下來,高智便向尋常食客一樣喊道:“老板,來八碗羊肉泡饃!”
店里的工作人員熱情地沏了一大壺茶,挨個倒進他們面前的杯子里,主席笑著道謝,環視周圍來來往往的人群,心中若有所思。
“你們工資多少了?”毛主席在飯桌上突然開口問道。
那時候中央的工資以等級制度發放,從1—24級逐級遞減,高智是毛澤東身邊的機要秘書,屬于16級,中等靠下的位置。
“主席,我現在是每月100元多一點。”高智想了一下回答。
毛澤東低頭沉思,又說:“已經很高了,普通老百姓現在也達不到啊?!?/p>
生活中的毛主席一直提倡節儉,自己的工資能少則少,就連子女們的吃穿用度都必須要和普通民眾一樣。
中國解放后,人民的生活漸漸好了起來,生活質量也提高了不少。
但在主席眼里,普通人的工資待遇還是要比他們差一大截的,想要實現全國人民共同致富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主席在延安抗戰時曾在延安提到:“我們要站在最大多數勞動人民的一面。”高智一直記得這句肺腑之言。
這飯桌上的隨口一問,正是毛澤東數十年如一日般關心群眾、融入群眾的習慣使然。
不一會兒羊肉泡饃便上齊了,服務員將蔥花、香菜、辣椒和糖蒜挨個擺在碟子里,大碗中的羊肉呈薄片狀擺放,羊湯的濃濃熱氣直往上沖。
他們將餅狀的大饃掰碎了放在盛滿羊肉的碗中,吃上一口滿嘴噴香,這陜北小吃果真是色香味俱全。
都說人間煙火氣最是撫慰人心,毛主席難得吃到一次正宗的陜北羊肉,連眉眼間的疲態都淡了幾分,高智等人也在席間吃得不亦樂乎。
幾個大男人很快將這幾碗羊肉吃完,竟還有些意猶未盡的意思,高智看著毛主席喝完最后一口羊湯,主動去前臺詢問賬單準備付錢。
“總共六元三角?!狈諉T張望了下里間碗的個數,快速回答。高智掏了下褲兜,結果發現只有零碎的幾角錢。
返回飯桌上向毛主席說明情況后,大家開始從身上的口袋里找零錢,結果一桌人翻來翻去也沒湊夠六元三角。平時跟著毛主席出來辦公務,這些人都沒有帶錢的習慣。
幾個人面面相覷,最后還是高智一臉尷尬地找來店主,不好意思地說:“我們是在路上臨時決定到你這兒來吃飯的,錢湊不夠,你能不能給我們開張發票,我明天早上一上班就給你送來。”
店主看著這幾個人的談吐不像是吃霸王餐的人,爽快應承道:“不要緊,不要緊,明天送來就行。”
沒想到這一出烏龍竟讓很多食客認出了毛澤東,幾個人剛往門口走,就聽到了店里熱情的歡呼聲。主席對著大伙兒打了聲招呼,特意夸贊了店里的羊肉泡饃十分地道。
“原來是毛主席!”這下可讓店主受寵若驚,臉上瞬間笑開了花,怎么也沒想到這家名不見經傳的小店里,竟來了這樣一位大人物。
第二天早上,高智遵守諾言,騎著自行車將前一天的飯錢送到西安飯莊。
“毛主席前來吃羊肉泡饃,是我們飯館的無上光榮,怎么可以收錢呢?”店家擺手推拒,怎么也不肯收下。
只是高智的態度實在堅決,店家招架不住這才不情不愿的接過錢,臨走時還熱情的招呼他多來飯館兒里吃飯。
經此一事,毛主席隨和、親切的領袖形象廣為流傳,人民對主席的敬愛之情更甚從前。
后記
1956年10月,毛主席在接見完緬甸領導人后,與彭德懷一起驅車返回中南海。路上主席再次想起了香氣四溢的羊肉泡饃,進城后便讓司機開往西安飯莊。
店里正在吃飯的食客一眼就認出了毛主席,上次鬧了烏龍的店家趕緊跑過來,熱情的招呼著:“毛主席來了啊,您快坐。”
其他人也一個勁兒的向主席問好,飯館里響起陣陣歡呼聲。
“不要影響大家吃飯,也不要弄豪華大餐,只是路過這里,來吃碗羊肉泡饃。”毛主席特地和店家說了一下,也像上次一樣低調的吃完飯駕車離去。
北京新街口的西安飯莊,自此名聲大噪,生意一天比一天紅火。甚至有許多外地人專程前來,只為嘗到毛主席夸贊過的美食。
羊肉泡饃至今仍是西安飯莊的招牌,可見給羊肉泡饃鍍上光環的,并不是稍縱即逝的“名人效應”,它代表著領袖與人民群眾之間的雙向奔赴,刻在中國人血液里的軍民魚水情。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138199759
標簽:
食品安全網 :https://www.food12331.com
上一篇:1955年,毛主席參加完會議臨時決定下館子,結賬時發現誰也沒帶錢
下一篇:中華老字號——西安飯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