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嚴限抗令8月起實施 我省將不再感冒等普通病上使用抗生素
發布日期:2012-07-24 
瀏覽次數:4755
濫用抗生素 核心提示 8月1日起,被稱為史上最嚴的限抗令將正式實施。限抗令的實施在打壓抗生素市場的同時,中藥抗菌制
河南食品網訊:
濫用抗生素
核心提示
8月1日起,被稱為史上最嚴的“限抗令”將正式實施?!跋蘅沽睢钡膶嵤┰诖驂嚎股厥袌龅耐瑫r,中藥抗菌制劑或將迎來發展機遇。
昨天,河南同時啟動“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監測網”和“細菌耐藥監測網”。省衛生廳醫政處處長田常俊說,“兩網”的建設除了會在技術上監測、指導各醫院合理使用抗生素外,也能在行政上起到監管作用。
背景“濫用抗生素”仍普遍存在
只是一個普通感冒,醫生卻開了十來天的抗生素。這種情況,在目前門診中,比比皆是。
省人民醫院泌尿外科主任醫師單磊說,他的一些病人,因為長期使用抗生素,產生了耐藥性?!叭绻麄冊倥龅揭母腥荆臀kU了”。
田??∨e了一組關于抗生素的數據,據調查,我國人均年消費量在138克左右,這一數字是美國的10倍,全球第一。而真正需要使用抗生素的病人數不到20%,80%以上屬于濫用抗生素。
規定最嚴“限抗令”下月實施
對于濫用抗生素的危害,衛生部門日漸覺醒,并把這場打壓戰役一步步升級。
去年4月,國家衛生部頒布《2011年全國抗菌藥物臨床應用專項整治活動方案》和《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打壓國內抗生素濫用初見成效。今年5月,被視為史上最嚴的“限抗令”終以衛生部第84號部長令的方式發布,自2012年8月1日起正式施行。
“限抗令”將抗生素分級管理,將抗生素分為非限制使用、限制使用與特殊使用三級管理。確定住院患者使用率在60%以下,門診患者使用率在20%以下的目標。
其中,特殊使用級抗菌藥物包括四種:具有明顯或者嚴重不良反應,不宜隨意使用的抗菌藥物;需要嚴格控制使用,避免細菌過快產生耐藥性的抗菌藥物;療效、安全性方面的臨床資料較少的抗菌藥物;價格高昂的抗菌藥物。
同時,作為配套文件的《衛生部2012年抗菌藥物臨床應用專項整治方案》也一并下發,具體量化限定要求。根據方案,三級綜合醫院抗菌藥物品種不超過50種,二級綜合醫院抗菌藥物品種不超過35種,兒童醫院抗菌藥物品種原則上不超過50種,婦產醫院(含婦幼保健院)抗菌藥物品種原則上不超過40種。
行動“兩網”啟動監督抗生素使用
田??≌f,在我省,嚴格控制抗生素使用一直沒敢放松。為了進一步控制不合理用藥,昨日,我省“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監測網”和“細菌耐藥監測網”同時啟動。
前者依托河南省人民醫院等126所二級以上醫院,后者依托鄭大一附院等62所三級醫院。
據負責兩網建設的河南中醫一附院主任藥師王又紅介紹,我省的“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監測網”和“細菌耐藥監測網”,會動態監測、分析抗菌藥物臨床應用和細菌耐藥形勢,有針對性地開展抗菌藥物臨床應用質量管理與控制工作,指導臨床合理用藥。及時掌握醫院及臨床各專業科室抗菌藥物使用情況,評估抗菌藥物使用適宜性;對抗菌藥物使用趨勢進行分析,并對抗菌藥物不合理使用情況及時采取有效干預措施。
此外,田常俊說,這“兩網”還將在行政上監控各醫院對抗生素的使用情況,一旦發現超標濫用,省衛生廳將作出相應處罰。
前景中藥抗菌制劑或將“蓬勃”
不過,“限抗令”中所稱抗菌藥物,是指治療細菌、支原體、衣原體、立克次體、螺旋體、真菌等病原微生物所致感染性疾病病原的藥物,不包括治療結核病、寄生蟲病和各種病毒所致感染性疾病的藥物以及具有抗菌作用的中藥制劑。
“中藥抗菌制劑或將迎來發展機遇?!焙幽鲜∫晃恢兴帉<艺f,因為中藥對多種感染性疾病具較好的治療作用,對抗菌藥被限制應用留下的巨大市場空白極具填補性。
據了解,目前具有抗菌作用的中藥制劑,有穿心蓮內酯、連花清瘟膠囊、片仔癀、三金片、草珊瑚含片、抗病毒口服液、雙黃連口服液、板藍根顆粒、感冒清、大蒜素等。這些中藥制劑主要是通過中藥的清熱利濕、活血化淤、解毒消腫等作用增強人體的抗菌能力。分析認為,“限抗令”給中成藥企業提供了機遇,如同仁堂、天士力、白云山、敬秀堂等對此躍躍欲試,加強研制新的抗菌、抗炎中藥制劑。
大豫網友評論:
“Shan”:一定不要沉了,希望看到效果。應該先從孩子用藥開始著手嚴格限制,包括路邊的小門診私人門診,那里比醫院用抗生素更嚴重。
“有話實說”:既要健全制度,又要樹立觀念、普及知識,三管齊下才能搞好限抗工作。
“索羅斯”:這個無論如何都要支持!
“山野薔薇”:早該如此,小孩子都不知道該怎么看病了!
“Angle〞”:終于出了一個好的條例,謝謝你們。
“金穗”:早都應該這樣了,我前兩天去醫院檢查,醫生給我出的報告是我對現行的很多藥都產生了抗藥性,目前能用的效果還比較好的抗生素藥只剩下了4種。真的是很可怕。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所有原始/編譯文章及圖片、圖表的版權均屬河南食品網所有,如要轉載,需注明“信息來源:河南食品網”。
② 凡本網注明“信息來源:XXX(非河南食品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僅僅是出于傳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者聯系轉載稿費等事宜,請與我們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