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對于食品安全有什么看法?怎樣向傳媒和公眾傳播科學的食品安全知識?近日,在科學家與媒體面對面活動上,中國科協邀請了
科學家對于食品安全有什么看法?怎樣向傳媒和公眾傳播科學的食品安全知識?近日,在“科學家與媒體面對面”活動上,中國科協邀請了美國農業部前副部長和來自于中國工程院、中國農業大學(微博)、世界衛生組織等機構的中外食品安全專家,圍繞“全球視野下的食品安全”主題進行了熱烈地探討。
全球共同的挑戰
安全的食品是生產出來的,不是靠監管出來的,更不是檢測出來的。
“如果你在一個國家吃匹薩餅,它的成分會來自于30多個國家、100多個供應商。我們在世界上任何一個地方吃的加工產品,所涉及的生產商可能在世界各地。一個產品的食品安全問題,會涉及加工產品里面所有的相關成分?!笔澜缧l生組織食品安全專家彼得·本·安巴瑞克用一個匹薩餅舉例,形象地說明當今世界食品工業供應鏈的復雜性。
他在回顧了去年全球范圍內的食品安全事件后說,“對我們來說,最大的挑戰是我們正在使食品供應變得更加復雜,沒有一個國家能夠說我不會涉及食品安全方面的問題,我們必須要從全球的角度來看這個問題?!?/p>
“食品安全問題是一個國際問題,它能夠影響全世界所有的國家、所有的人,不管你是生活在比較發達的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面臨的挑戰都是一樣的。但是在一些國家,他們的食品體系更加發達,能夠對食品安全問題作出更好的應對,這是不同國家的主要區別。主要區別在于體系不一樣,但是都有這個問題?!北说谩け尽ぐ舶腿鹂苏f。
“安全的食品是生產出來的,不是靠監管出來的,更不是檢測出來的?!敝袊こ淘涸菏?、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研究員陳君石則認為,從食品的生產環節把關更加重要,也更加難以監管?!拔覀儸F在有2億多的農戶在生產各種食物原料,我們需要多少監督員?這2億多的農戶是分散的,我們的農業生產非規?;卜菢藴驶?我們有四五十萬個食品生產加工企業,很多都是小型的,還有上百萬的飯店。怎么可能靠政府的監督管理來發現所有的問題?我們的監管力度、抽樣檢驗的次數,是全世界絕對的冠軍,因為發達國家不需要這么強的監管力度,美國的嬰幼兒奶粉食品廠一年被監督一次。老百姓要求政府加強監督管理,這是天經地義的,但信息是不對稱的?!?/p>
“我國食品產業在過去30年增加了128倍。1978年,中國的食品工業總產值只有473億元,到2010年就已經突破了6萬億元,2011年達到了7.8萬億元,30年增漲了100多倍?!敝袊r業大學產業發展研究院常務副院長胡小松,用一組數字,說明中國的食品產業是一個剛剛起步和快速發展的產業,同時也認為這樣一個快速擴張的過程,既代表著我國整個食品產業的蓬勃發展,符合改革開放以來公眾的巨大需求,同時一定也會帶來各種各樣的問題、各種各樣的挑戰。“食品安全不可能零風險?!?/p>
“美國自1903年就有《食品安全法》,中國到2009年才有,可美國照樣有食品安全的問題。但為什么美國的檢驗很少?就是因為美國全民對食品安全的知識已經有了一個進步,中國現在處于過渡期間,有很多事情可以向國外借鑒,可是也有很多事情是中國的國情,跟人家不一樣,有時不一定要照搬別的國家,自己發展起來的方式才比較好?!泵绹r業部前副部長任筑山說。
在真理和謬誤之間
食品安全領域眾說紛紜,百姓難分真假,造成不良社會影響。
“在我國,不管是公眾、媒體,還是政府,對食品添加劑都非常重視,重視的結果,是我們很多公眾對食品添加劑越來越反感、害怕。實際上,我們很多人根本就不了解食品添加劑?!敝袊こ淘涸菏?、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副理事長孫寶國,對于社會公眾在食品安全領域的認識誤區,感到非常無奈。
“食品添加劑就在我們身邊,很多人希望自己不食用食品添加劑,但只要是在現代社會生活的人,誰都做不到。中國老百姓有一句話,開門幾件事:油鹽醬醋,油鹽醬醋里都有食品添加劑。連大米、白面里面也都有。沒有食品添加劑就沒有現代食品工業,但是食品添加劑決不是食品工業的產物,中國的鹵水點豆腐,點了上千年,其實也是利用了食品添加劑中的食品凝固劑。迄今為止,中國出現重大危害的食品安全事件,沒有一件是因為食品添加劑造成的?!睂O寶國說。
“現在社會上很多這樣那樣的說法,實際上都是不科學的?!备鞣N快速傳播“小道消息”的新興社交媒體,對于食品安全問題眾說紛紜,使老百姓莫衷一是、難分真假。其中充斥著諸多認識誤區,擾亂了公眾的視線,造成不良的社會影響。任筑山就被“妖魔化”了的轉基因食品發表了自己的意見。
“從科學上來說,到今天還沒有一篇文章證明轉基因食品是有害的。很不幸的是,轉基因是一個工業化的產品,最開始的時候,公眾的傳播沒有搞好。為什么我們現在要做各類風險評估,因為你吃東西的話,是既有風險又有好處的,你要衡量一下哪個是比較重要的。比如說,你坐飛機,二十萬分之一的幾率會掉下來,你是不是就不坐飛機了?絕大多數食品安全問題,跟這個比例差不多,轉基因食品出現問題的幾率比這個比例還要少很多倍。在美國,轉基因食品并不被認為是很大的問題,85%在美國銷售的大豆(4581,10.00,0.22%)都是轉基因的,大部分玉米(2426,4.00,0.17%)也是轉基因的。美國食品大概80%以上都是轉基因的。目前,人們對轉基因的認識已經提高了很多。”
轉基因技術之所以遭到誤解和抵制,主要是科學知識的傳播問題。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副理事長、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院長羅云波說,反對轉基因主要基于兩點,一是商業競爭,二是缺乏知識?!昂軠\顯的道理,我們吃的食物都是生物體構成的,不管是植物也好、動物也好,我們每天都吃大量的基因在肚子里。大家說基因是遺傳物質、會影響我們的遺傳,這是沒有根據的。我們吃了千百年的某些食物,但此類食物基因不可能變成人類基因!”
重視溝通的力量
對食品安全的恐懼緣于科學知識的匱乏,科學家與消費者間應建立良性溝通。
“為什么我們現在對食品安全如此關注,而對我們的食品安全狀況又如此擔心?似乎我們今天所處的食品安全環境是一個風聲鶴唳的狀態。事實真是如此嗎?這里面最大的問題,就是科學知識的缺乏。而科學知識的缺乏,最重要的就是我們沒有及時有效就科學知識跟廣大的消費者進行溝通。要建立科學家跟廣大消費者的溝通,媒體顯然是中間的一個橋梁。媒體對于正確掌握食品安全的知識就顯得尤為重要?!绷_云波說。
他認為,建立科學家和媒體的溝通,不是短期內的事情,應該在國家主導的制度下循序漸進,而不是等到事件發生以后才進行交流。平時科學家通過媒體傳播食品安全的科學知識,應該是系統的、長期的工作。如果有了這套機制、這種習慣,那么所有的媒體在遇到食品安全事件的時候,首先就會有一個科學的思考。
現在有很多專家在遇到突發事件的時候,不愿意出來說話,一是在群情激憤的時候,如果出來一種所謂理性的聲音,很可能被“拍板磚”;二是科學家也不會對任何一個事情馬上得出結論,因為有些東西必須通過思考和研究,在事實不清楚的時候,盲目表態有違科學家的原則。
“科學家和媒體是兩個不同的領域。因此,往往對科學家來說,和媒體進行溝通有時是有難度的,有時也很難直接給出一個結論。當出現食品安全危機的時候,溝通就更困難。但是,不能只在危機出現之后才進行溝通,我們必須在沒有出現危機的時候就進行科學家和記者之間的溝通,科學家應該在平時就給記者解釋一些有關食品安全的復雜問題?!北说谩け尽ぐ舶腿鹂酥赋隽丝茖W家和媒體之間交流發生困難的原因。
“再好的科學家也需要媒體。科學家也需要進行培訓,怎樣把想傳遞的東西以最簡單的、消費者最能接受的方式傳遞出去,是個值得重視的問題?!比沃浇榻B,在國外,有時會對科學家進行特別的培訓,使其在短時間內對媒體說明白復雜的專業技術問題。力求簡短、簡單,讓媒體能聽懂。而媒體在食品安全的基本知識介紹上,也要下一點功夫,這樣才可以互相溝通。
“米歇爾·多樂博士是全美食品安全最權威的教授,美國媒體CNN在發布任何跟食品安全有關的消息之前都會先打電話給他,征求他的意見,以期得到比較科學的根據。在美國,報紙上介紹醫學方面的知識,經常引用某個專業權威雜志的內容,因為該雜志能將很晦澀的科技文章重寫成一兩段簡短扼要的、通俗易懂的文字。所以媒體遇到相關問題的時候,就會引用這些內容?!?/p>
任筑山認為,媒體人員一定要到科學家那里拿到第一手的新聞或資料,科學家也應該很好地跟媒體和公眾進行溝通和交流。對于如何解決錯誤信息的傳播,他認為,“要建立正確溝通的渠道,另外就是講科學,用科學的聲音和科學的知識來告訴我們的消費者,這不僅能夠使我們食品工業健康發展,而且也能夠使我們這個社會健康發展,最終促進食品工業的進步和食品安全的提高?!?/p>
① 凡本網所有原始/編譯文章及圖片、圖表的版權均屬河南食品網所有,如要轉載,需注明“信息來源:河南食品網”。
② 凡本網注明“信息來源:XXX(非河南食品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僅僅是出于傳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者聯系轉載稿費等事宜,請與我們接洽。
新款兒童飲料Fruitizz 含糖量接近兒童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