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火电竞入口-体育电竞综合赛事平台

當前位置:河南食品網 ? 食品資訊 ? 美食特產

正文

【關注】暴利魚翅背后是對生態環境的破壞

發布日期:2013-01-26  來源: 華夏時報   瀏覽次數:7021

在全國多個鯊魚加工基地中,廣東省江門市匯集著最集中的魚翅加工工場,也大量地承接著全球最大的魚翅產品集散地香港的加工生意。

河南食品網訊: ?????? 在全國多個鯊魚加工基地中,廣東省江門市匯集著最集中的魚翅加工工場,也大量地承接著全球最大的魚翅產品集散地香港的加工生意。近日,媒體曝光的造假魚翅令人聞風喪膽,記者走訪香港、廣州、江門等地魚翅市場調查,夾雜著巨大爭議的魚翅背后,鯊魚產品全球化貿易經濟鏈逐漸浮出水面。

  魚翅的“暴利”?

  從保鮮柜里拿出從國內長三角地區運過來、東南亞或歐洲進口的冰鮮帶血的魚鰭,然后工人把稍微修理過的魚鰭放到空地上專門的工具上晾曬,這是記者在魚翅加工場看見的場面。

  據悉,魚鰭加工成魚翅,需要多重工序,加工成不同品質的魚翅后,包裝上市。

  記者從香港、廣州、江門等地批發中心觀察到,魚翅的價格相差十分大,最便宜的有散裝5元/包,也有的千元一斤,甚至上萬元不等。這些批發中心的多個負責人告訴記者,魚翅種類、來源以及制作的手工藝,保護完整的程度等因素,都是魚翅價格之所以不同的衡量標準。

  香港海產品進出口商會總秘書林丁貴告訴記者,漁民手中賣出未經加工的魚鰭占鯊魚全部價格的15% 左右。一條3至50公斤的鯊魚,魚肉單價在2至10美元之間,而整條鯊魚的魚鰭價值是10 美元左右,相對魚肉,魚鰭的價格并不算高。

  江門一位有著長達40年魚翅加工經驗的彭師傅向記者回憶早年的“行情”,早期如果捕獲一條體型較大的鯊魚,賣到上千元已經是非常體面的價格,其中,賣出去的主要為魚皮、鯊魚肉、魚骨等比較值錢的部位。

  “新鮮的魚鰭剛開始沒什么買家愿意出高價格,但后來發現這些魚鰭雖然成本低廉,經過加工成為魚翅后,卻能讓很多漁民賺不少錢。而且,吃魚翅的又主要是以吃粵菜為主的廣東、香港等地方,即使運到同樣也愛吃魚翅的中國臺灣、日本、東南亞等地,所需要的運輸費也不高,收益風險也較低,所以后來才有越來越多的人做這一行。”他說。

  林丁貴在魚翅行業有著多年的從業經歷,他表示,以一百斤冰鮮魚鰭為例,經過第一輪晾曬等粗加工后只剩下平均17斤的半成品,需要耗時一個月。他指出,這個過程十分注重天然曬干,如果新鮮魚鰭經過烘干,縮減時間則變得不值錢。隨后經過再清洗、抽骨等再加工程序,這17斤的半成品最后只保留了32%左右,約5.4斤,這個過程大概需要15天。

  他表示,早期香港也有不少魚翅加工基地,但隨著租金、人工的暴漲,加工基地已經轉移至內地。即使如此,一塊魚翅所含有的手工藝價值已經占魚翅價值的七成至八成。以上述一百斤進口魚鰭為例,成本為25元人民幣,經過所有的人工加工,最后只剩下5.4斤,將租金、人力成本計算在內,標準水平的魚翅的最基本價格是1700元/斤。

  “魚翅加工行業的平均利潤率是15%至20%左右?!绷侄≠F補充道。魚翅加工行業一直保持著家庭手工作坊作業,因加工環節的毛利太低,大集團并不從事加工而只做魚翅貿易生意。作為魚翅產品的集散地,香港從海外進口新鮮的魚鰭,運到內地加工后再運回香港,然后轉賣至內地或出口海外。

[pagebreak]

  鯊魚全球產業鏈浮出

  我國的鯊魚制品加工業地域劃分明確。魚翅加工業主要集中于廣東一帶。

  陳先生從事的魚翅加工為家族生意,捕撈為親戚的主業,自己負責加工、制作部分。他表示,內地捕撈到的鯊魚一般已經解剖成各部分,例如長三角地區是最大的鯊魚肉、魚肚、魚油等加工基地,所以他們把鯊魚的肉身和頭部留著深加工,然后把魚鰭部分運到廣東加工成魚翅。廣東主要從事魚鰭的加工,大部分魚身部分輸送到其他加工基地,也承擔一點鯊魚其他部分的加工,但規模一般,制作成品后出口到海外。

  除了魚翅外,鯊魚的副產品種類十分豐富。據悉,在全國最大的鯊魚加工基地溫州的蒲岐鎮,一家鯊魚加工基地的老板向媒體介紹,單純從事鯊魚加工的利潤空間有限,所以要在深加工上下工夫,打個比方來說,一條1千克的小鯊魚若是賣二三十元,加工后的鯊魚松137克的價格則在25元左右。

  記者從江門、香港等地了解到,在整條鯊魚的貿易中,鯊魚肉以及其主要的副產品消化量十分龐大,主要的消費國家在歐美等地,中國國內則是這些副產品的主要加工地。鯊魚的魚鰭經加工后,主要的消費地在中國、日本及東南亞等亞洲國家。除了鯊魚魚鰭外,鯊魚的其他經濟產品貿易主要掌握在歐美較大的財團手中。

  據報道,溫州蒲岐每年向外國運輸大量的鯊魚產品。溫州海德力鯊魚制品有限公司銷售部經理王海豐向媒體表示,該公司每個月向中東和斯里蘭卡出口兩個集裝箱的鯊魚肉,價值大約100萬元,一年有1000多萬元的出口額。

  “歐美等國的漁民捕鯊魚主要做鯊魚肉,鯊魚肉在國內沒有市場,因此他們認為不值錢的魚鰭就會賣給我們,我們認為最值錢的魚翅他們也不懂,更不會利用?!迸韼煾当硎?。

  “捕鯊量巨大”、“消費規模龐大”、“利用率不高”,多位業內人士曾對其他國家鯊魚經濟如是形容。

  有數據顯示,中國并不是捕撈鯊魚的主要國家,不少國家的捕撈量遠大于中國。根據英國“國際瀕臨絕種野生動植物貿易調查委員會”以及美國皮尤環境組織的報告顯示,鯊魚的頭號獵捕國是印尼,獵捕數量約占全球鯊魚捕獲量的13%,其次是印度(9%),而后是西班牙(7.3%)。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魚翅消費國和貿易國。其中,全球魚翅貿易中有接近95%的貿易量涉及到中國,并且有50%以上的魚翅是從香港進口。香港也成為了世界上最大的魚翅轉口貿易中心。

  反對魚翅消費的環保組織提供的數據顯示,為了滿足以香港為中心的魚翅貿易需求,每年有2300萬至7300萬頭鯊魚被捕殺,其中主要是遠洋鯊魚。

  基于上述原因,環保組織一直打擊魚翅的貿易和消費,并認為“割鰭棄鯊”、“過度捕撈”不僅對生態環境造成威脅,而且不符合人道主義。

  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的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崔和則認為,中國并不是捕撈鯊魚的主要國家,中國每年的捕撈量大約在1萬多噸,而有些國家達到了四五萬噸之多,一些國家捕撈之后,將鯊魚制成了食品或者保健品。相對而言,其他國家消費鯊魚制品的行為沒有受到指責,只有中國人消費魚翅的行為引發了爭議。

  林丁貴向記者分析,從經濟上看,因為魚翅的源頭價格并不高,漁民通過賣一套魚翅的收益空間極為有限,這難以成為他們“割鰭棄鯊”的動力。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所有原始/編譯文章及圖片、圖表的版權均屬河南食品網所有,如要轉載,需注明“信息來源:河南食品網”。

② 凡本網注明“信息來源:XXX(非河南食品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僅僅是出于傳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者聯系轉載稿費等事宜,請與我們接洽。

友情鏈接

電話: 0371-86563572  郵箱:kf@zhuoqi365.com  版權所有:河南卓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豫ICP備0903916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