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翅貿易的興起是我國近年來環境保護領域的重要事件,其間爭議風波不斷。為此,記者采訪了許多資深環保人士,力求還原魚翅貿易的真相:
河南食品網訊: ????? 魚翅貿易的興起是我國近年來環境保護領域的重要事件,其間爭議風波不斷。為此,記者采訪了許多資深環保人士,力求還原魚翅貿易的真相。
直到上個世紀80年代,食用魚翅這樣的愛好,都只是發生在小眾的圈子里。然而最近幾十年來,人們對于魚翅的消費卻開始大增。
記者從環保人士那里了解到,為了滿足市場對于魚翅的需求,在一些盛產鯊魚的海域,比如非洲、拉美、東南亞的一些沿海地區,殺戮開始了(有些捕殺是在遠離陸地的公海進行的)。
殺戮的方式被環保人士稱之為“海上切鰭”,這是一種極其不人道的方式:將活的鯊魚拉到漁船上,切下魚鰭后再將鯊魚重新扔回水中。在這種情況下,大多被扔回水里的鯊魚不會立刻死亡。但鯊魚靠鰭才能游動,一旦失去了掌握動力、方向和平衡的魚鰭,便只能在水中隨著血液流干慢慢死去或者被餓死。
在傳統的捕獲鯊魚的方式中,并沒有“海上切鰭”這樣的節目,這種殘忍的方式,同樣是被過度的魚翅消費和魚翅貿易所催生的。
記者還了解到,之所以要“海上切鰭”,因為魚鰭是鯊魚身上最值錢的部分,售價高達每公斤700美元,遠比魚肉昂貴。捕鯊的漁民為了保證有足夠空間存放魚翅,就會在切下鯊魚鰭后將剩余部分拋回大海。這種作業方式會將鯊魚軀體的95%以上白白浪費掉。
王亞民認為“割鰭棄肉”的情況的確存在,且并不少見?!昂芏鄧业臐O民都會將鯊魚扔掉,只剩下魚翅,然后出口到中國”。
易懿敏曾經前往廣東沿海,對魚翅貿易進行實地調查。她發現,進入國內的魚翅共有四個來源,一是直接從產鯊地收購,比如從東南亞的印尼、非洲和拉丁美洲海岸國家進口;二是遠洋捕撈;三是在產鯊地直接投資建廠,然后將干制魚鰭運回國內;第四種方式則是少量由國內漁民在南海遠海海域直接捕撈所得。其中工業化捕撈對鯊魚的捕殺最為嚴重。
[pagebreak]“無論是在國外投資建廠,還是直接進口,許多鯊魚鰭都流入了內地市場,據說在斯里蘭卡,當地漁民售出濕魚翅的價格是每斤5美元,但到了國內餐桌上,魚翅價格翻了100多倍,差距巨大?!币总裁粽J為,正因為魚翅價格高昂,遠高于鯊魚肉、鯊魚油等價值,目前已有許多國家或地區被卷入到了魚翅貿易之中,而主要出口地均為中國。需要注意的是,產鯊地的漁民并沒有從中得到什么好處——產鯊地往往并沒有捕獵、食用鯊魚的傳統,在近十年由于中國商人對魚翅的收購而開始手工捕鯊。他們銷售魚翅的價格很低,而工業捕鯊的盛行卻影響到他們賴以生存的海洋資源。
“以莫桑比克為例,當地漁民看到明顯的證據顯示鯊魚數量的下降:10年前每天能捕15至20條鯊魚,現在每天2至3條。這些漁民在明白鯊魚與海洋資源減少之間的關系后,都表示以后不再捕鯊售鰭?!币总裁粽f。
王亞民還注意到,魚翅貿易日趨繁榮之后,在我國沿海地方發生的一些捕獲鯊魚的行為中,還包括一些頻危的鯊魚品種。
“對于這樣的行為是應該立法加以禁止的。”王亞民說。
易懿敏在她的調查中還發現,許多魚翅是通過非法貿易途徑涌入國內的。一方面,某些產鯊國已經禁止捕撈鯊魚及魚翅出口,但仍有夾帶出關然后將之運回國內售賣的情況;另一方面,為了逃避魚翅的入關高稅率(以冰凍魚翅為例,綜合稅率為12%左右),存在以走私方式偷逃稅款的情況。典型的走私路線是從產鯊國將魚翅運到香港,然后從香港轉運越南,最后從廣西東興進關。這些非法貿易帶來了魚翅貿易的高利潤,另一方面也導致難以獲得及監測魚翅貿易的真實數據。因此,必須加強對非法魚翅貿易的打擊。
在2011年,丁立國在十一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上提出建議,希望政府通過立法禁止魚翅貿易,保護海洋生態平衡,他的原話是“中國率先實現魚翅貿易立法,具有重要意義,將向世界展示中國在環保上的決心和力度”。
① 凡本網所有原始/編譯文章及圖片、圖表的版權均屬河南食品網所有,如要轉載,需注明“信息來源:河南食品網”。
② 凡本網注明“信息來源:XXX(非河南食品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僅僅是出于傳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者聯系轉載稿費等事宜,請與我們接洽。
新款兒童飲料Fruitizz 含糖量接近兒童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