猥瑣發(fā)育十多年,預制菜即將在風口引爆!
有網友調戲預制菜這個行業(yè),“猥瑣發(fā)育了十多年,如今終于能連走帶跑了”,正所謂蟄伏多年,一遇風雨化作龍。
首先,科普下什么叫做預制菜吧,等下我再逐步帶入大家走進這個細分行業(yè)的前世今生和一起看看分析這個行業(yè)的機會點。
本文主題:
1)科普預制菜定義和分類;
2)預制菜的國際國內發(fā)展主要歷程和事件;
3)預制菜的市場機會和觀點思考;
一、科普:預制菜定義和分類
從預制菜品的定義理解,它是指以農、畜、禽、水產品為原料,配以各種輔料,經預加工(如:分切、攪拌、腌制、滾揉、成型、調味)而成的成品或半成品。
既然是加工產品,就涉及到冷凍冷藏,所以它也屬于冷凍食品中的一個細分分支,只是這個本來是神經元的產品,現(xiàn)在慢慢發(fā)展成了神經網絡,且還不斷在快速生長著。
同時在細分下,也就是按照市場需求和用途分類,大致上分為四個類目的產品:即食、即熱、即烹、即配食品;
即食食品
指開封后可以直接食用的預制調理制品。這包括即食小吃(如即食泡腳鳳爪)和罐頭,屬于零售范疇。
即熱食品
指只需要經過加熱即可食用的食品。這類食品在加工后一般有2種保存方式:冷藏和常溫。速凍水餃、方便面、方便火鍋等食品也于這類預制菜品,主要屬于零售范疇。而近兩年在市場上非常活躍的快餐料理包也屬于這類預制菜品,其主要服務對象是餐飲企業(yè),目前在電商平臺上也十分常見。
日本某電視臺做了一個“2019年日本冷凍食品”的總選舉,從756種冷凍食品中,選出“真的很好吃冷凍食品best30”。位列冠軍的是日冷-本格炒め炒飯,它已在日本連續(xù)18年成為冷凍炒飯類的銷量冠軍,每年銷售額達到近100億日元。
牛不牛逼,日本的工匠精神這是全世界出了名的,哪怕就只是在冷凍行業(yè),像這樣的產品已經做到了極致,哪怕就只是一碗冷炒飯,照樣很多人愛吃這碗冷飯,遙遙領先中國8年以上。
即烹食品
指按份分裝冷藏或常溫保存的原食材料及必需的調味品,可以立即入鍋經過調理的原料食品。這類預制菜品屬于半成品范疇,在零售行業(yè)和餐飲行業(yè)均擁有一定的市場份額。
只用微波爐就能烹制的“醋腌番茄和紫蘇醬的玉棋”誕生于法國的冷凍食品專賣店“Picard青山古董通店”。
4、即配食品
這類食品亦可稱為烹飪原料食品或半成品凈菜,指經過清洗、分切等初步加工而成的半成品配菜原料食品。前兩年,在O2O風潮的帶動下,市場上冒出一大波即配食品電商平臺,后大多銷聲匿跡。目前卻因為社區(qū)電商平臺的興起,又重新火起來了。
二、預制菜的前世今生
1、國際預制品發(fā)展已成熟
當1920年世界上第一臺快速冷凍機在美國試制成功后,速凍加工品隨即問世。到50年代速凍食品越來越受到歡迎。
而料理包最早出現(xiàn)在生活高度緊張的日本都市,隨即在臺灣的臺北、高雄流行,被商家稱為媽媽餐、住家便當。
目前,世界食品發(fā)展呈現(xiàn)6大趨勢:多樣化、方便化、多功能化、組合化、高轉化率化、和無害衛(wèi)生化。在這樣的市場環(huán)境影響下,預制食品在市場上的銷售額和影響力與日俱增。
預制菜品可以降低餐飲企業(yè)勞動用工成本,減少餐廳后廚的使用面積,還可以降低原材料成本,從而提升了餐飲企業(yè)的利潤。因此,預制食品工藝便被廣泛應用于餐飲連鎖企業(yè)。國際快餐巨頭麥當勞、肯德基便是其中最為突出的連鎖餐企代表。
2、國內預制菜品處于發(fā)展階段
目前在中國也有一些臺資食品工廠或有臺灣餐飲背景的企業(yè)生產,廣泛行銷于機場、車站、咖啡廳、外賣、快餐業(yè)態(tài)中。另外,與加工常溫食品相比,經過速凍工藝的冷凍料理包最大程度地減少營養(yǎng)成分流失、加工簡便,成本較低,還延長了食品保存期,已經成為無明火餐飲業(yè)態(tài)的主流出品。
當前,人們的生活節(jié)奏不斷地加快,經濟條件逐漸改善,對密集人員需求的餐飲行業(yè)的影響和壓力日益加劇。在這樣的背景下,有助于緩解成本壓力和提升效率的預制菜品得到了一定的市場發(fā)展空間。
國內例如真功夫、悟饕、嘉旺、嘉和一品、芭比饅頭、吉祥餛飩、老勝香、東方餃子等一些連鎖企業(yè),陜西例如袁記、魏家、樊記等連鎖企業(yè)都在應用該類產品。
在日本專門有一個“冷凍食品日”從1986年10月18日開始這一天就是專門為冷凍食品準備的同時日本知名廠商90年代進入中國,而悲劇離場,當時在國內冷凍行業(yè)還處于萌芽期,沒有存在的市場。
而在中國,預制菜的普及要追溯到2005年,隨后的十幾年時間里一直處于“發(fā)育遲緩”的狀態(tài)。
而快餐料理包傳入中國的時間雖早,但該行業(yè)的發(fā)展主要從2014年開始。
2014年一個標志性事件:全國首個“中國宴席預制菜標準化研究基地”設立在湖南長沙
2014年9月,由國家質量監(jiān)督檢驗檢疫總局及其直屬的中國標準化研究院,與湖南省農業(yè)產業(yè)化龍頭企業(yè)、湖南佳宴食品有限公司合作共建,將全國首個“中國宴席預制菜標準化研究基地”設立在湖南長沙。這標志著中國預制菜生產加工領域有望出臺國家級的生產安全標準,以國家乃至全球通用的食品安全標準迅速對接海內外市場,對中國預制菜行業(yè)整體經濟總量的發(fā)展與提升具有重要的指導及保障作用。
湘菜產業(yè)領域的宴席預制菜行業(yè),是銜接湖南農業(yè)種養(yǎng)殖行業(yè)與湘菜酒店餐飲行業(yè)的中間市場。對提升湖南農業(yè)產品經濟附加值、推動湘菜產業(yè)在全國的迅速擴張具有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據不完全統(tǒng)計,2014年湖南宴席預制菜行業(yè)內具有一定規(guī)模與品牌的企業(yè)達數千家,當年生產總值過百億元,是湘菜千億產業(yè)里重要組成部分。
第三、預制菜的市場機會和思考
隨著中央廚房的普及,當前預制菜的市場存量已經達到3000億元,很多高檔連鎖餐廳有60%以上的菜品是預制菜,而且口味與現(xiàn)做毫無區(qū)別。
中國連鎖經營協(xié)會的數據顯示,國內已有超過74%的連鎖餐飲企業(yè)自建了中央廚房,其中超過半數的餐飲品牌在研發(fā)標準化成品及預制菜品。
值得一提的是,剩下的40%菜品之所以沒有“預制菜化”并非是技術水平達不到,而是因為其過于簡單——小炒、清蒸魚之類的菜品現(xiàn)做反而更省事。
因此,無論從哪個角度,預制菜都可以說大勢所趨。數據顯示,目前國內預制菜市場規(guī)模為3000億左右,占食材總體的比重還不到10%。
而參考與中國飲食結構類似的日本市場,預制菜品的占比達到60%以上。據觀察,日本的預制菜品高速發(fā)展期為70年代末、80年代初,年增速達到近20%。
中國目前社會結構的核心經濟指標(比如勞動人口比重、家庭人口結構等)跟日本70年代末非常類似,預制菜在中國也處于高速發(fā)展的初期。
如果按照每年20%的復合增長速度估算,
在未來5年,預制菜市場可以成長為萬億規(guī)模的市場。
一個行業(yè)的興起,無外乎政策標準的落地和密切相關聯(lián)的基礎設施的成熟兩個重要必要條件。缺一不可!其次就是市場需求方的崛起!
作為預制菜廠商和參與者,目前的主要需求市場在如下場景:
1)外賣平臺;
2)社區(qū)、生鮮電商平臺:這是推動凍品
3)餐飲行業(yè);
4)下沉市場;
5)新零售實體店;
在預制菜零售領域,具備先發(fā)優(yōu)勢的大型餐飲企業(yè)和外賣平臺自然是首當其沖。
當前海底撈在其各大官方平臺,上線了“開飯了”系列方便菜肴,包括番茄土豆燒牛肉、辣子雞丁等十余種半成品。
而美團“美味到家”在線購買餐廳出售商品的服務在2月份全國試運營,包括麻辣空間等在成都諸多知名餐飲連鎖品牌入駐。
除此之外,社群電商、生鮮電商也是推動預制菜零售的生力軍。
眾所周知,生鮮電商歷經2010年PC生鮮電商、2015年O2O生鮮電商到如今的2020年成熟的社群生鮮電商,一路融資,一路倒閉,再次迎來高峰期。在資本的加持下,活生生創(chuàng)造出了萬億大市場,也誕生了生鮮行業(yè)眾多獨角獸,巨大的流量也帶動了對半成品和預制菜市場的需求與日俱增。
而預制菜對食品進行了初步加工,有效提升了溢價率,所以成為了生鮮電商的重要發(fā)展方向。
第一類是社群電商企業(yè),另外一類是生鮮線下超市。這兩大物種如今資本加持正在勢頭上。
其中盒馬鮮生出于多種考慮尤為積極,根據盒馬鮮生的數據顯示,54%的95后盒馬消費者經常自己購買食材做飯,而半成品菜是他們最愛的商品之一。
最后,根據日歐經驗,商超、便利店也會成為預制菜重要渠道,熟食一直是便利店重要贏利點,毛利率高達30-50%。
而且比起生鮮電商和外賣平臺,便利店也有一定的“最后一公里”優(yōu)勢。
顯然,無論對于哪個業(yè)態(tài),預制菜都是不容有重大過失的戰(zhàn)場。
02
對于預制菜而言,因為大眾型連鎖餐飲普遍有中央廚房,而一線城市的單體餐飲店往往也有大廚和特色菜品鎮(zhèn)守,所以其B端生意往往指的是“五環(huán)之外”的單體餐飲店。
對于巨頭而言,這是一片難以顧及的市場,生鮮電商和商場便利店基本沒有能夠覆蓋的供應鏈。
即使外賣和電商平臺能夠覆蓋下沉市場,也因為較低的價格預期和地方消費者口味的獨特性需要重新研發(fā)成本更低,利潤更低的產品,使其變成一個不怎么劃算的生意。
但是下沉市場的餐飲店因為缺乏優(yōu)秀的廚師,也對成本要求更高,因此對預制菜的需求更迫切。
與C端消費者相比,B端的小型餐飲的需求較為明確和固定,對供應鏈的強度要求也比較低。
再加上有巨大的數量,所以對于創(chuàng)業(yè)者而言,下沉市場又是一片藍海,而且因為五環(huán)外餐飲偏向于價格導向,所以創(chuàng)業(yè)公司有一定優(yōu)勢。
在采取農村包圍城市的戰(zhàn)略后,完全深耕下沉市場積累實力,再切入一二線城市。
預制菜在B端的發(fā)展,基礎同樣是以平臺模式打通供給側和需求側,而從供給側來講,在下沉市場,預制菜的商業(yè)模式基礎已經具備。
2017年至今,隨著市場規(guī)模的擴張和數字化改造供應鏈的發(fā)展,預制菜的供給有了巨大升級,工廠數量。
對生產進度和原材料的把控都到達一個新高度,再加上冷鏈物流/倉配等基礎完善,完全可以應付即將爆發(fā)的需求。
其次,是研發(fā)和物流能力,雖然當前越來越多的中央廚房向著食品工廠轉型,但是在可以預見的范圍內,大多數食品工廠只能停留在來料加工的程度。
而預制菜是成品菜,和生鮮,凍品的商業(yè)邏輯又不一樣,最核心的不是價格,而是口味乃至于外觀。
再加上下沉市場消費者需求繁雜,這就更考驗平臺的根據用戶需求研發(fā)產品,并且提高冷鏈物流倉配效率。
分層分時物流能力和利用多年積累子網絡最優(yōu)物流效率的物流端積累,最終最終賦能終端商戶增收的能力。
顯然,在To B市場打江山,難度要比原有的To C市場要高好幾個數量級。
但是創(chuàng)業(yè)的初衷,往往不是因為一件事情很容易,而是因為它困難重重。
正所謂,蛟龍入海等潮起,如今潮起也伴隨著潮落,就看大家如何學習日本在產品定價和包裝味道上下足夠功夫了,才能真正的贏得市場和口碑。
或許我們又可以一起見證一個行業(yè)的興與衰的整個歷程。
本文部分節(jié)選自:
《2020,乘風破浪的預制菜》
《垂直農場3年內可回本;預制菜市場或將大爆發(fā)》
《一文看懂國內預制菜品的發(fā)展和趨勢》
商務部網站 2014年9月稿
原創(chuàng)文章,轉載請聯(lián)系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劉一手5 次咨詢5.0長沙新凍派 商務咨詢8607 次贊同去咨詢冷鏈服務業(yè)務聯(lián)系電話:19937817614
華鼎冷鏈是一家專注于為餐飲連鎖品牌、工廠商貿客戶提供專業(yè)高效的冷鏈物流服務企業(yè),已經打造成集冷鏈倉儲、冷鏈零擔、冷鏈到店、信息化服務、金融為一體的全國化食品凍品餐飲火鍋食材供應鏈冷鏈物流服務平臺。
標簽: